高血壓的整體治療理念
針對不同病因高血壓的治療策略
1、血管質量:血管彈性變差、硬化也是重要原因。
2、血液粘稠:由于飲食過于濃甘厚味或者脂肪代謝不佳,形成高血脂。
3、肥胖:患者身體若過于肥胖,會對血管構成擠壓問題。擠壓血管時,會刺激血管供應更多的血液來起到血液循環(huán)目的。因血液供應增加,導致血管壓力也隨之增加,引發(fā)高血壓問題。
4、水鈉潴留:腎臟排鈉障礙形成了水潴留,導致血管壓力增大。
5、心腦血管疾病: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引發(fā)高血壓問題,大部分的心腦血管疾病在沒有及時治療措施下有極大概率會出現高血壓等并發(fā)癥。
6、腎臟疾病:包括先天性腎臟發(fā)育不全、腎臟動脈狹窄、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等相關腎臟疾病,易誘發(fā)高血壓等病癥。因此,患者有腎臟疾病需及時治療,利于高血壓后期治療。
肥胖是高血壓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我們常說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共同組成代謝綜合征,而肥胖也確實是其中的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從流行病調查可以清晰的顯示肥胖患者高血壓發(fā)生率增加約30%,體重減輕有助于血壓控制和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減少。但肥胖導致高血壓的背后機制是什么呢?主要與以下六方面有關。
1、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系統(tǒng)
2、過度激活的RAAS系統(tǒng)
3、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
4、脂肪組織的作用
5、腎臟的參與
6、血管自身調節(jié)障礙
以頭暈(眩暈病)就診:肝陽上亢型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頭脹痛、耳鳴、情緒急躁易怒、口苦、睡眠質量差,若情緒不佳則上述癥狀加重。治療應平肝潛陽,疏肝理氣。
痰濕中阻型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頭重、自覺頭前如有物裹、天旋地轉、胸悶、惡心嘔吐、飲食不佳。治療應燥濕化痰健脾理氣。
瘀血阻竅型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如刺、痛處不移、失眠、心悸、面部和嘴唇顏色紫暗。治療應活血化瘀通絡。
氣血虧虛型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神疲乏力、容易出汗、面色無光澤、心悸、食欲不振、睡眠不佳。治療應補氣養(yǎng)血健脾。
腎精不足型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精神不振、腰酸腿軟、睡眠不佳、容易忘事、眼干、視物不清,可有潮熱、盜汗、手足心熱。治療應滋補腎陰,填精益髓。
無癥狀型患者就診根據中醫(y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
中醫(yī)治病八法的汗、吐、下、和、消、清、溫、補中有五個法是關于清理排毒的。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化學時代,隨處充斥著影響身體健康的毒素,另外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形成了毒素積累的幫兇。因此也更需要排毒治療。
高血壓有多種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由于體內14種毒素的阻塞,致使臟器病變、血液粘稠、血管質量變差。
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清除體內毒素和代謝物殘留。多年以來,安國醫(yī)院廣泛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排毒療法,采用綠色自然療法,對體內14種毒素進行清理,幫助身體減輕負擔和改善身體的代謝功能,使血壓回歸健康。
疾病的本質是指細胞受損傷的過程,這個過程長為慢性疾病,這個過程短為急性疾病。治療是指修復損傷細胞的過程。營養(yǎng)一個細胞,減少一種疾病;缺乏一種營養(yǎng),產生一種疾病。
營養(yǎng)醫(yī)學是一門比較新的學問,整合了醫(yī)學及臨床營養(yǎng),研究營養(yǎng)素與疾病預防治療的關連。營養(yǎng)醫(yī)學補充品又被稱為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s)。用細胞的食物來治療細胞的疾病,補充細胞修復的高品質營養(yǎng)補充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B、復合維生素、益生菌、膳食纖維、抗氧化劑等。
就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高血壓的病發(fā)主要和遺傳基因、生活環(huán)境、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多方面有關。
當我們無法改變基因、環(huán)境時,就只能通過生活、飲食等入手進行調節(jié)。醫(yī)生會根據情況指導患者選擇適合的運動治療方案。
一般說來,大多數血壓控制較好的高血壓患者均適合常規(guī)運動方式,但以下高血壓高風險人群則需要更多的專業(yè)醫(yī)生指導,
避免擅自選擇不恰當的運動方式,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這些人群主要包括以下4類:
1.急進性高血壓病患者;
2.重癥高血壓或高血壓危象患者;
3.病情不穩(wěn)定的高血壓病高危人群;
4.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主要包括以下7種情況:
①嚴重心律失常;
②心動過速;
③腦血管痙攣;
④心力衰竭;
⑤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⑥出現明顯降壓藥的不良反應而未能控制好血壓;
⑦運動中血壓過度增高超過220/110mmHg。
錯誤的治療理念會令自己吃一輩子降壓藥
正確的康復理念至關重要!認識高血壓發(fā)病原理,以及危害,學習高血壓的合理治療,知曉整體治療的意義,從預防、保健、康復和治療全方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