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是結核菌經血行而引起的肺結核病。大量結核菌由原發病灶或淋巴結或其他臟器組織于一次或短期內進入血循環,則發生急性粟粒型結核病。而少量結核菌多次間斷侵入血循環或急性粟粒型肺結核遷延未愈者,則引起亞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急性粟粒型結核病占住院病人的1-2%,幾十年來體會到,該型多見于兒童和青年,在婦女中多見于產后的婦女,近年來嬰幼兒亦不少見,可能是原發結核接連發生的一型表現,老年人近來也不少見。
由于結核菌侵入途徑不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發生部位也各異。肺、肺門、支氣管干酪性淋巴結內結核菌侵入肺靜脈時,經過左心入大循環,則發生全身粟粒型結核;若結核菌侵入肺動脈,支氣管動脈則發生肺粟粒型結核。腹部淋巴結和其他臟器、骨及關節等結核病變中結核菌,經淋巴系統、靜脈而流入右心,也可發生肺粟粒型結核。個別情況下,如肺或支氣管干酪性淋巴結內結核菌只侵入一側肺動脈、支氣管動脈及其較大分支,則可形成一側或部分肺粟粒型結核。
急性粟粒型結核病,起病多急驟,有高熱,常伴有寒戰、周身不適、精神不振等全身癥狀,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約有65%左右并結核性腦膜炎。亞急性及慢性血播型肺結核起病相對緩和,階段性發熱以及盜汗,有時肺部可有相應體征。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可概括為“三均勻”的X線征,即陰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勻,多數病變以上肺野較密集,直至肺外帶。而亞急性及慢性血播型肺結核X線顯示兩側肺粟粒結節稍稀疏且密度不一致。多在兩肺上中部呈現大小不等的結節狀陰影,常混有纖維條索狀、云絮狀陰影和小空洞(圖8-1.1、8-1.2)。
眼底檢查可發現眼底脈絡膜粟粒結節。
痰菌陽性或纖維支氣管鏡取肺活組織或肺穿可提供診斷依據。
作者曾在中華老年醫學雜志90年第一期報告《老年人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臨床分析》,由于癥狀及X線不典型易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