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結核病患者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果時,很可能意味著結核桿菌已經對部分西藥產生了耐藥性。那么結核耐藥怎么治療呢?下面我們就簡單來看一下耐藥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首先耐藥結核病的治療肯定需要知道具體是對哪種藥物耐藥,現階段早期診斷和藥敏試驗DST可以加快患者有效治療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但由于表型藥敏試驗報告時間長,分子DST的即時檢測有助于臨床治療方案的及時制定。
目前我國根據耐藥情況的不同,單耐異煙肼的結核病治療原則建議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治療6個月,在治療方案中不建議添加鏈霉素或其他注射類藥物。
如果檢查是MDR/RR-TB耐藥,治療就相對復雜,分為長程治療方案和短程治療方案:
①長程治療方案不少于18個月,一般18~20個月,強化期注射阿米卡星或鏈霉素6~7個月,治療方案應至少包含4種有效抗結核藥物,其中3種A組藥物和至少1種B組藥物;同時要考慮貝達喹啉停藥后至少有3種有效藥物完成后續治療;如果A組只有1種或2種可用,再選用2種以上B組藥物;如果A組和B組藥物不能組成有效方案,再選擇C組藥物。
②短程治療方案一般9~12個月,可接受此方案的人群應滿足二線藥物治療少于1個月或者對氟喹諾酮類藥物和注射類藥物敏感的MDR/RR-TB患者。廣泛耐藥的治療要求強化期至少6種、鞏固期至少4種有效或可能有效或未曾應用過的藥物組成治療方案。
當然具體耐藥方案的制定,還是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制定,有些藥物治療不佳的可能還需要配合手術干預。上述的方案僅是相關指南的一個標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