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抗結核藥物對于肺結核治療均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懷疑可能是患者已經對現有使用的藥物產生了耐藥性,一旦肺結核發生耐藥,那么接下來的治療難度就會明顯加大。下面我們就側重來看下為什么會發生耐藥,結核耐藥怎么治療?
耐藥肺結核產生的原因是啥?
間斷服藥
當患者不適癥狀通過服藥得到明顯的改善,咳嗽、咯痰等癥狀消失,患者往往誤認為是疾病已經痊愈而間斷服藥;而結核菌耐藥性一旦形成,將不可逆,給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
自行減藥或停藥
同時治療需多種藥物一起服用,且藥量較大,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藥物副反應,使患者不愿意遵從醫囑長期服藥,甚至自行減藥、停藥,從而導致藥物對體內突變的耐藥結核菌的殺滅起不到作用,耐藥性結核菌在體內成為優勢菌群,導致使用普通抗結核藥物治療失敗,成為耐藥結核病。
相比初期治療的肺結核,耐藥肺結核的治療時間長,需要18-36個月的抗結核治療,且必須啟用二線抗結核藥物,治療副反應大,治療費更是普通結核費用的數倍。
那么具體針對結核耐藥怎么治療呢?專家指出對于耐藥的情況治療之前應該考慮多種因素:被選的藥物效果如何,有沒有在患者以前失敗的治療方案中使用過。在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中是否被鑒定為該患者的敏感藥物。所選的藥物與我們已知的耐藥藥物之間是否有較高的交叉耐藥性。對于廣泛耐藥的結核病治療中,還需要考慮藥物的數量。患者年齡和身體素質也是治療肺結核耐藥中選用藥物劑量的影響的關鍵因素。根據患者耐藥的程度還有耐藥的病情變化狀況結合用藥的不同階段來確定療程的長短。